留守女童最憧憬的午餐
肖莱是这所学校五年级的女生,10岁的她跟奶奶生活在一起,父母在浙江打工的她没有机会享受正常家庭中的童年生活,午饭是小肖莱一天中最憧憬的一顿饭,因为“有不一样的菜吃”。安利营养厨房建立以前,学校的食堂由外面的人承包,每天中午的两三个菜几乎不变,而且即使在冬天也经常会吃到冷饭冷菜。“现在的中午饭真变成我最喜欢的一顿饭了!”坐在干净整洁的餐厅里,肖莱开心地用手指了指墙上,“每天我们都吃不一样的菜呢!菜做得也好吃。”食堂墙上贴着一周的食谱,每天保证不一样的两荤三素一汤。当天肖莱和同学们吃的是木耳肉片、苦瓜鸡蛋、炒莴笋、麻辣豆腐和南瓜汤等。
志愿者监督项目实施
在学校的营养厨房两侧各放着两台打卡机,每天用餐的学生们先持春苗营养厨房饭卡在这里排队刷掉一顿饭的3.5元钱,然后进入食堂打饭,厨房里放置着蒸饭车。据师傅介绍,用这台蒸饭车煮饭,40分钟就好,而且煮一次就够师生们吃。为了防止饭菜变冷,食堂用保温锅装饭菜,这样孩子们来晚了,也能保证吃上热饭菜。为了保证卫生条件,厨房还增添了保洁柜等设施。
“以前学校是分批吃饭。低年级的学生11点多下课就先吃饭,高年级的学生11点50分下课后才吃饭,那个时候一方面孩子已经饿了很久,另一方面饭菜都凉了。”蔡校长说。
改造后的营养厨房,除了配备先进的设备外,安利基金会还开展了为学校餐厅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,从食品采购、制作到营养搭配,以及硬件设备维护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。“孩子们不仅要吃上热乎饭菜,更要吃上有营养的饭菜,我们希望营养厨房能给孩子们带来健康的人生、幸福的童年。”安利(中国)副总裁张明德说。
而为了保证营养厨房持续良好运转,保证孩子们始终吃上营养饭菜,安利特意在有营养厨房的地方建立了志愿者项目督导员,代表安利公益基金会协调项目实施,抽查食品卫生情况,开展营养健康方面的培训和宣传,并针对当地的时令食材,设计符合青少年营养需求且物美价廉的营养食谱。
让15万留守儿童吃好饭
有调查显示,儿童的营养不良率在大城市低于1%,而在贫困地区的农村超过30%。贫困地区农村学龄儿童发育迟缓率近12%,低体重率达9%,身高和体重至少比城市同龄儿童晚两年。而虽然自10月26日国务院启动实施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”,将中央财政给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补贴标准提高至小学生每天4元、初中生每天5元,但是,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缺乏必要的厨房设备,加工饭菜就成了难题。
为此,安利公益基金会投入1500万元,与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袂实施“春苗营养厨房”项目。从5月31日起正式成立,到9月1日建成所春苗营养厨房。到日前,已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成春苗营养厨房300所,涉及重庆、广西、陕西、湖北、河北、安徽等6个中西部省份,约15万名留守儿童受益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